找到相关内容2880篇,用时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

    49]: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,中华书局1979年版,第34页。   [31]东晋慧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·形尽神不灭五》,僧祜《弘明集》卷五,《弘明集·广弘明集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...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  □ 普 慧 《文学评论》 2007年第04期  内容提要 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辨理论,其中的“论”是这一思辨理论的集中代表;中国东晋高僧慧远及齐梁崇佛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2069968.html
  • 民族脊梁的千古传奇

    乃至中亚的历史极为重要。   不朽的伟人   玄奘在朝廷的支持下办起了规模空前的译经场,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·大盛举。玄奘倾其后半生精力,译出佛经74部,1335卷,不仅丰富了中国佛学经典的宝库,还为...。   玄奘的大名不仅在中国尽人皆知,在印度也家喻户晓。印度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就介绍了玄奘访问印度的事迹。在中国,人们从小最先知道的是《西游记》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。然而,那里面的唐僧,只是孙悟空的...

    薛克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207006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文化论纲

    各个领域。诚如近代佛学家太虚大师所说:“中国佛学特质在禅”。(《中国佛教》)中国佛教文化的这一特色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吸收、改造和发展。  印度佛教经典是中国佛教理论的基本来源。从佛教传人中国...成为佛学主流。当佛教自上而下逐渐走向民间的时候,简单易行的净上信仰又极其盛行。中国佛教的适应性,既是受到了中国政治、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制约,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本来面貌;也是因为佛本身具有重视自我调节的“...

    魏承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570090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一)

    宣言  八七、正信创刊词  八八、大慈正信会缘起  八九、栖莲精舍缘起  九○、仰光中国佛学会通俗演讲录序  九一、秀峰山闻法记序  九二、静坐须知序  九三、菩提心影后序  九四、佛学圣经序  九五、...日本是信佛教,朝鲜是信佛教,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是信佛教,尤其是西藏、蒙古、西康;欧美人士研究佛学的人,正在蓬蓬勃勃。你做梦也想不到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经法灭尽了以后,弥勒佛又继续来说法;弥勒佛的经法灭尽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670424.html
  •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

    出版社2003年。  (3)吕澂:《中国佛学渊源略讲》,第九讲《南北宗禅学的流行》,第249页,北京:中华书局,1979年。  (4) 志磐: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七,大正藏史传部。  (5) 夏树芳:《名...原人论》斥迷执第一,大正藏诸宗部。  (9) 赖永海先生认为佛教传入前,儒家缺乏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模式(《中国佛教文化论》第四章《佛学与儒学》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年)。  (10) 张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3070622.html
  • 《宗本义》与《涅盘无名论》的作者问题

    约384–414)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佛学理论家,其为后人集结而成的《肇论》一书,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本有关龙树中观学的著作。自汤用彤从「目录学」的角度,对《肇论》之〈宗本义〉与〈涅盘无名论〉的作者提出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[4] 持保留态度或以〈涅盘无名论〉确为僧肇所作者有下列诸氏:吕澄以为是后人对原著改动,并非全属伪托(见氏着,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,台北:里仁,民国...

    邱敏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3570787.html
  • 浅谈宋版佛经(1)

    ),页351-352)注13 吕澄,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(北京:中华书局,1979年), 页387-388。注14 同注6,页285-286。 页266 6.翻译----...。到了宋朝,不但佛教开花结子,而且也因为利用了印刷术而使佛教传播容易,变成了在它发源地的印度续渐衰微的同时,在中国却演变成为深入民间,而且从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同时,又因为多刻印佛教经典及其它...

    梁春醪 吴荣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1170898.html
  •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

    书局,47  年 1月初版)在专讲〈参同契〉之段落,亦无说明。吕澄《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(台北:里仁书局,74年1月)页252-  253云:「心性表达有明暗之分。所谓暗,就是隐晦的,间  接的语言...───  (注1):旧作〈周易重离卦与曹洞禅〉,乃遵巴师壶天(1905-1987)之  命而作,发表于民国七十年九月《中国佛教》第廿五卷十二期  ,本文之作亦要感谢巴师生前多年的教诲。  70页  也...

    林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3570922.html
  •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

   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  李泽厚   世所公认,禅是中国的产物。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许多变迁后,终于出现了以六祖慧能创始的南宗顿教,以后日益发展丰富,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佛学禅宗。   这里当然不能介叙禅宗思想的由来始末以及“四料理”、“四宾主”、“五位君臣”、“夺境”、“夺人”等等细部,也不拟涉及禅宗与现实社会的功过得失。许多论著都谈过这些问题。有的肯定它在佛学范围内有冲破繁琐教义解放人心的进步...

    李泽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871115.html
  • 熊十力《新唯识论》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

    论排佛学说的比 较>,收入《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 教》一书,台北:东大出版,1995。  20、江灿腾着,〈吕澄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〉,《东方宗教研究》第一期,1990。  21、吕希晨、王育民着,〈...佛学学报》,第6期。  27、 李志夫着,<三论宗之理事观>,台北:《华冈佛学学报》,第5期。  28、 李志夫着,<中国禅宗理事观>,台北:《华冈佛学学报》,第7期。  29、 李志夫着,<智者之圆教...

    裴春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871139.html